三天前,是我第一次在夢裏夢到弟兄。帶病的他,右肩孭著袋子,獨自在銅鑼灣崇光百貨近巴士站旁徘徊。人潮裏,弟兄的眼神顯得有點傍徨,樣子亦很疲累(但仍較最近我在醫院或生日會見到的他為精神)。夢裏,我替他拿下袋子,接了他回我的家裏睡覺(奇怪的是,我的房子變大了,在一間房裏竟可以容納多張床)。剛想問家煒和杰英有關弟兄的身體狀况,我便被女兒弄醒了,因她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夜半起床去廁所嘔。
雖然我知道那是沒有關係,但我仍不禁胡思亂想。就在今天,大年初一,早上和爸媽在酒樓飲茶拜年時傳來杰英的whatsapp,告知弟兄的狀况,心裏很是難受,雖自問和弟兄並非很熟,平日亦不多接觸,但看完whatsapp後心裏就是很傷感,不舒服,兼且飲完茶回到媽媽家,大廳的燈驀地滅了,心更是難以平靜。在歸家乘地鐵途中,心頭隱隱地作痛(不是文學寫作的意境,而是真的感到有點絞痛)。思前想後,在油塘往鰂魚涌站途中,着妻子帶子女先回家,自己獨個兒趕往律敦治,因我怕遲了去會有遺憾。
下午2:40左右,到達醫院,在電梯大堂遇見潘執事,原來他太太已在5樓。在病房外等了一會,醫護人員容我們三人一齊入來。在簾子內,我們祈禱,我在禱告神,你讓弟兄在平安夜出世,求你的平安常與他同在,也與他的親人同在,無論青草地、高山峻嶺、死蔭幽谷,也伴他同行。之後,我們三人同唸主禱文,中途,我聽見病床有聲響,而唸完睜開眼時,只見弟兄已睜大左眼望著我們,且眼神顯露他是明白的,那刻我很感動,眼淚就禁不住地湧了出來,因神藉弟兄的反應回答了我,也安慰了我。
老實說,去年六月,因家熾的緣故,我們少助、以利亞團一班久別的弟兄姊妹能聚首一堂,對我來說,是很寶貴深刻的一件事。那天我們還說要待翠珊由非洲回來和家熾吃開年飯,然而,一到馬年,早上便傳來杰英的訊息,真是......
昨晚年三十,我在家中看梅豔芳逝世十週年紀念特輯,另看她在告別舞台遺作唱「夕陽之歌」前所講的一段說話,加上三天前所發的夢,不由得想起家熾。真是似水流年,梅豔芳離世十年,與病魔搏鬥可能只有一年,而我的弟兄患病已有十多年,行的路說起來其實比梅豔芳還長,而透過不同場合,弟兄和妻子也為神留下美好的見證,教人感動。求神繼續施恩保守他倆夫婦,直到永遠。
石仔
2014年1月31日
馬年大年初一
灣仔麥當勞
後記
杰英在大年初一早上傳來的Whatsapp如下:
愛我和家熾的弟兄姊妹,抱歉打擾你们,祝大家马年主恩更多!昨天很感恩,一家人齊齊整整上医院探家熾过节。急切代禱:我們刚收医生电话说家熾不太理想,並有可能短期內走,現发高燒,心跳快,肺炎,尿菌,可能隨時停止呼吸,我们同医生說決定到時要做急救,求神施恩憐憫!家熾的生命在神手裡!
而杰英在年初二早上傳來的Whatsapp如下:
家熾於2014年2月1日大約1:15很平安地回到天父懷中,我,Wennita ,Ken牧及雷師母也在他身邊看着他平安地突然停了呼吸。
家熾是一位很勇敢的勇士,我们陪他同膠質瘤博鬥十五年,最後我們勝利了,因為神在這十五年不斷加添好多精兵援助家熾,就是你們了,場杖打勝啦!神要接家熾回祂身邊脱离肉体的痛楚,家熾可以得釋放,可以記得嘢!可以講返嘢!可以在耶稣身邊不斷唱歌讚美神!手可以讚美,脚可以自由走動!他走時,我,雷牧,雷師母,家煒,Wennita,家煌,妈妈,大阿姨,Sukarni 唱家熾生前的飲歌俾家熾聽,就是靠著耶稣聖名我們必得勝!讚美之泉!莫記憂與愁要快樂常歌唱!家熾在世做到一位好愛主好見证好榜样好开心的基督徒!好愛妈妈好孝順的兒子!好愛太太的丈夫!我們也守了我們的結婚承諾,在他仍有呼吸時我幫他戴上我們的结婚介子,也是他最緊張的!神很恩待我们,让我幫他搞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会,他过到我9月9日生日,他过到11月9日我们19年结緍週年,他过到12月24日他的生日,他过到1月1日新年,他过到2014年年初一!老公,我可以为你做的我已全力以赴做好了,你现在在天国成为快樂天使守護返我们!你永永远远在我們心裡!
【明報專訊】「一生一世」說得容易,職業攝影師Raymond與太太就一天一天的實踐。45歲的Raymond 15年前確診患腦癌,10次手術也阻不了腫瘤擴散,現已失去語言及控制身體的能力,記憶亦受損,曾連妻子都不認得,好在太太Shirley不離不棄,日日在病牀前向Raymond重複「我係你老婆Shirley,唔好忘記呀」,又以婚戒提示Raymond婚姻關係,更在上月聖誕節前夕舉行盛大生日派對,為丈夫完成心願。
患癌15年 治療已無效
由1998年確診腦癌至今,Raymond已經歷了10次手術與數次電療,2003年6月起,逐漸喪失語言及控制身體能力,面部也變得僵硬,至8月醫生告知,因腫瘤太大且數量太多,Raymond不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胞兄形容「判了死刑」,化療、電療等也再無幫助。
每日婚戒放夫手證關係
Raymond因切除腦部腫瘤而記憶受損,曾一度不認得太太。去年10月,Shirley發現Raymond望着她的眼神變得陌生與恐懼,像忘記了自己,於是每日一到病房即捉着Raymond的手,告訴他「你係方Raymond,我係你老婆方黃英杰,唔好忘記呀」,又將婚戒放在Raymond手中,以證明二人的關係,一直堅持至今。
Shirley悉心照顧,十五年如一日,從未想過離開或放棄,「結婚時承諾過,無論生老病死,無論疾病或健康,都願意照顧他,人不能只考慮自己,若我生病,都不希望老公離開」。
未想過離棄 「結婚承諾過」
Raymond患病以來,Shirley帶他去過以色列、新西蘭、日本和韓國等近10次旅行,去年5月還帶Raymond去尖沙嘴看大黃鴨,這也是Raymond近期最後一次外出,「他的病我幫不了什麼,唯一可做的就是令他過得開心」。
心願計劃助邀百親友慶生
Raymond的生日是12月24日,過去他曾同Shirley開玩笑抱怨,「朋友們都只記得耶穌生日前夕,而忘記24日亦是我生日」,她記在心中。上月在防癌會「心願計劃」幫助下,為Raymond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生日會,逾百名親友為Raymond慶祝。Shirley仍記得,她告訴Raymond「幫你舉辦生日會好唔好呀」,已不能言語、極少有面部表情的Raymond,竟用口形回答「好」。
送妻祝壽歌 忘記唱過反覆唱
2012年9月Shirley生日,Raymond因記憶受損,不記得發生過的事情,只記得那日是Shirley生日,於是為Shirley唱了無數次「祝壽歌」,Shirley提醒他已經唱過,但轉頭Raymond又再唱多幾次,令Shirley哭笑不得。2013年Raymond再無法唱歌,Shirley悲傷之餘但保持樂觀,「Raymond活多一日,我就感恩一日,相信神必定有他的美意」。
明報記者 田青青
最後有夢
癌症摧毀病人身心,肉體上的痛楚和機能退化,令患者小小的心願變得奢侈,不單病人本身,照顧者亦承受着沉重壓力。防癌會成立「心願計劃」,幫助患者在晚期的歷程中完成心願, 一旦患者離世,也能幫助照顧者盡快走出悲傷,減少遺憾,展開新生活。
45歲的晚期腦癌患者方先生,1998年起與癌魔對抗,病情曾一度穩定下來,惜2002年復發,做過多次電療及11次手術治療。但治療情況不理想,病情繼續惡化,令他不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至今已失去語言和行動能力。
方先生現時在防癌會的療養醫院內療養,妻子多年來對他不離不棄照顧 ,每日都探望他。方太說,能見到丈夫少許的動作都已經很開心,現時盡可能滿足丈夫的心願,能做的都為他去做。
12月24日聖誕節前夕,是方先生的生日,他過去常開玩笑,抱怨大家只記得慶祝聖誕節,忘了他的生日。於是方太尋找「心願計劃」協助,為丈夫舉辦一個大型生日會,約有百名親友參加。
已助265人圓夢
在防癌會的義工協助下,方太將丈夫的舊照片及他以前唱歌的片段,剪輯成影片。方先生表現得相當興奮,即使有幾次體力不支,突然打瞌睡,也盡力睜開眼,享受為他而設的生日會。
防癌會「心願計劃」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為265人圓夢,市民可致電3921-3833向香港防癌會查詢。
「我的燈需要油,求主常賜下。」聖誕節象徵生命的降臨,但四十五歲的方先生在平安夜總覺得被遺忘,因親友慶賀聖誕來臨,沒多少人記得這天是他的生辰。四十五歲的他十五年前不幸患腦癌,全靠太太支持,他為生存不斷奮戰,惜近年身體轉壞,要長期臥床,不能言語。方太為圓丈夫心願,在香港防癌會協助下,於上周二的平安夜請來逾二百名親友辦生日派對。
方先生看着滿席至親,輕輕地拍拍枱面,嘴角微向上揚,方太知這是丈夫最難忘的一次生日,冀能為他帶來力量,走好往後的日子。
方先生在九八年因視力出現重影及暈眩求診,確診為第二期腦癌,需進行手術切除,不幸○二年復發,由每隔兩年一次手術,漸變一年一次,後來更每三個月一次。
今年腫瘤擴至右腦,醫生坦言無法再開刀。方先生現已無法說話及控制手腳,亦需插胃喉及用氧氣機,故入住防癌會的「慈善愛心病床」,由醫護二十四小時監察。
方太指丈夫經歷十一次開腦手術,承受很大創傷,讚揚其生命力強、堅定且激勵人心,「醫生話佢得五年命,依家已走過十五年。」眼見丈夫身體日差,方太決定為他辦一次生日會,「我話幫你搞生日會好唔好?佢講唔出聲,但個嘴形話好。」
興奮雀躍見親友
她透過防癌會的「心願計劃」,經義工協助安排場地及製作影片等,生日會當天,她播出夫妻倆旅行時的片段,片中方先生大唱詩歌五分鐘,親友都感受到其堅韌生命力。方先生見大批親友到場亦顯得雀躍,雙手輕拍枱面,被問到是否高興時,又微動嘴角示意。
方太指丈夫無法表達不適,平時需特別注意護理細節,她坦言十五年來自己成為家庭支柱,偶爾亦有脆弱時候,但仍堅持每天下班後到醫院陪伴丈夫,只盼為彼此多留下美好時光。
【AM人物】開生日會不單是小孩子夢寐以求的事,原來成年人亦然。對於與癌魔搏鬥15年、今年已45歲的方先生而言,2013年的願望並非擊退腦癌,而是希望舉辦一個生日會,廣邀親朋好友與他慶祝生日。在防癌會「心願計劃」協助下,這個願望終在去年平安夜得以實現,為他留下不一樣的回憶。
在方先生眼中,這個生日會來得別具意義,方太稱,他常埋怨別人只記起平安夜是耶穌生日前夕,於12月24日出生的他,卻「無人記得」,他對此感到失望。
去年生日,在防癌會和方太安排下,在位於黃竹坑的防癌會活動室內舉辦一個盛大生日會,更請來逾百名親戚、朋友出席,席間播放影片回顧以前的生活點滴、親友上台分享,席間丈夫努力不斷「微笑」。方太解釋,方先生日常已難以開口說話,當日的微笑已是很開心的表現,甚至在生日會結束時,他更流露出不捨之情。
由1998年確診患上腦癌,到今天走到癌症末期,方太明白到丈夫的情況將愈來愈差,希望及時為他圓夢,令他無悔無憾。方太指,「(現時方先生)記憶力衰退如小朋友般,要耐心地教,手腳不能自主活動,難以開口說話,甚至不能進食,需以胃喉餵食流質食物。」但她笑言,仍會樂觀面對,亦感謝身邊有不少人給予支持。
籌辦生日會之一的「心願計劃」義工吳偉麟,亦曾患上鼻咽癌,目前已康復,他指,自己能以過來人的身份明白患者心情,了解他們的需要,並期望透過為癌症病人達成心願,填補心靈缺少的部分。「心願計劃」由2004年至今,已為270名癌症病人圓夢。
攝影師「搏鬥」15載 無懼生命倒數
任職攝影師的方先生29歲時不幸證實患上第二期腦癌,當年預計只能活5年、結果活了15年,經歷11次開頭顱手術及多次電療,腫瘤已大到不能再進行手術。 他無懼踏入生命倒數,只希望親友在慶祝聖誕節之...
義工辦百人派對 圓腦癌漢生日夢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吳沚芊)三藩市被打造成蝙蝠俠電影內的葛咸城,為5歲的抗癌小鬥士圓夢的故事感動全球,原來香港亦有為重症癌症患者圓夢的「心願計劃」。在剛過去的平安夜,「心願計劃」就為15年來飽受腦部膠質瘤折磨,醫生宣布無法再動手術的方先生,舉行百人生日派對,一圓其夢,方太和參與活動的義工都指,感受到方生當時的喜悅,十分感動。
現年45歲的方先生,是晚期腦癌患者,自1998年確診以來,先後進行多次電療及動過11次手術治療,由每兩年一次,漸漸惡化至每年動兩次手術,至2012年10月,醫生指其癌細胞擴散至整個右腦,無法再動手術,由於病情嚴重,方先生現時已失去言語及行動能力。
曾怨生日無人記得 妻申「心願」
15年來盡心盡力照顧丈夫的方太,憶起丈夫以前不時開玩笑,抱怨大家都只記得慶祝聖誕節,卻沒有人記得他的生日,為了滿足方先生的心願,方太申請了「心願計劃」,並於12月24日生日當天舉行百人生日派對,為他「圓夢」。方太表示,縱然方先生因病已失去說話能力,但生日會當日他卻十分高興,在進場時候更激動得拍。
香港防癌會合共有12位義工為方生方太圓夢,負責是次義工計劃的吳偉麟透露,自己2003年時曾患鼻咽癌,康復後,希望可以聯絡一眾同路人及照顧者,出一分力為重症癌症患者圓夢。
照顧晚期患者 面對三大「心壓」
香港防癌會駐院醫生張保平指,照顧者面對晚期癌症患者,有三大心理壓力,包括照顧壓力、當患者情況反覆時會出現面對前路的壓力、患者因病情而情緒變得暴躁時照顧者更需要承受他們的脾氣。而「心願計劃」幫助重症癌症患者在最後歷程圓夢,可以令他們以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克服癌魔帶來的痛楚,同時照顧者在幫助病患家人實現心願的過程中,亦可感到自己對患者有所貢獻,抒發壓力、悲傷等負面情緒。
香港防癌會「改善癌病人生活」基金委員主席黃馮玉棠表示,香港防癌會「心願計劃」自2004年展開9年以來,共幫助265人圓夢,任何18歲或以上患有重症的本港癌症病人均可申請,而且費用全免,每年名額約30個,希望將來能幫助更多癌症患者實現願望。
Birthday wish comes true for cancer patient
Qi Luo
Thursday, January 02, 2014
Christmas has come and gone but a 45-year-old brain cancer patient may look back on a memorable birthday party, thanks to his wife and a charity.
Fung, whose full name cannot be disclosed, always joked that people had forgotten his birthday as they celebrated Christmas.
He had his party of a lifetime, when 100 guests attended his birthday on Christmas Eve. Project Wish of the Hong Kong Anti-Cancer Society helped organize the event.
Fung's wife knew that his birthday last Christmas meant so much to him, and so she decided to apply to the project.
"I asked him at the end of November about throwing a birthday party. He moved his mouth trying to say `OK,"' she said.
Fung, who has been fighting cancer for 15 years and is now in the last stages of the disease, can barely speak or move.
But on the day, he could hardly contain his excitement, tapping on the armrest of his wheelchair.
His wife said she felt happy to help her husband fulfill his wish.
"Although he can't talk, I could see the happiness in his eye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she said.
Alan Ng wai-lun, a cancer survivor who helped organize the party, agreed. "I could feel his joy at that time," Ng said.
Fung was diagnosed with glioma in 1998 after he fainted in Macau. He and his wife had been married for only four years.
He received brain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as in a stable condition until 2002, when the cancer returned. Since then he has had 11 bouts of surgery and several other treatments.
Ng and Fung's wife finalized details about the party following work, usually after midnight.
The resident doctor of the Anti- Cancer Society, Cheung Bo-ping, said fulfilling the wishes of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is very fulfilling. "Having their wish come true makes patients happy."
Caregivers often fear not being able to bring such joy to their patients before they die.
"It is easier for them emotionally when they help fulfill the wishes of their patients," Cheung said.
Fung's wife said she has been working hard for 15 years to support her family and care for her husband.
She tries not to cry in front of him and tries to grant his wishes as often as possible.
The project, in its 10th year, aims to fulfill the wishes of cancer patients and bring positive energy to them and their caregivers.
A total of 265 patients have had their wishes fulfilled since 2005. Any cancer patient, over the age 18, may apply with a doctor's referral.
The Community Chest defrays the costs by HK$1,000 per person.